原创:研报社社长 游资研报社 2020-09-05 - 小 + 大
公众号现在推送规则改了,我们每天发完的时间大概是在每个交易日的21点~23:00之间,周末文章顺延到周六或者周天!,大家如果没有及时收到文章推送的话,可以按照下图指引把公众号设为星标并添加在桌面,并且多点点"再看"或者转发,这样就不会错过你喜欢的文章了 今天这篇文章实际上是比较意外的产物,灵感来的也很偶然,刚刚社长一口气看了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和《邪不压正》,实际上这些片子在一来的过程中也是看了很多遍,其实每一遍看都会有新的感悟和启发,可能这也是艺术的魅力和艺术存在的价值。这两部片子实际上解读的很多,今天不写影片,但是里面很多内容可以推敲下,对应现在的生活也实在是有趣。另外也推荐大家去看看《一步之遥》。 之所以有感而发是在于电影里几句台词所对应的几个很关键的问题,是社长写公众号一年多以来有被提过,但是没有被正经的拿出来当一篇文章来和大家展开聊一聊的东西,用几句能台词把这篇文章串起来。 想清楚要什么了吗?真的想清楚了吗? 这句台词出处是来自于《邪不压正》最后一幕,长者问后来者的。 其实这句话换到咱们这就是大家来股市到底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会有无数答案,例如我要成为下个赵老哥、炒股养家、方新侠,还是我想让家人过得好一点,再者超过银行的存款利率就足以。 为什么把这个看似每个人都明白放在这里,其实我觉得这个地方大家可以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操作里面到底存在的手法和你的价值观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的? 后台很多读者明明把一些短线标的做成中线,把中线标的做成短线,当然这在逻辑上没有严苛的差异,但是我觉得无论是大家看我们研报社内容也好,还是根据自己的调研和逻辑推演也好,一定要明白自己买这个股的核心是什么,然后你的核心又是什么,是不是协调的。 其实想成就赵老哥8年1万倍的效率,只有做超短。想让家庭改善,结合自己的承受范围,家庭的承受范围,来选择你的模式和手法。 其实之所以日日不断的覆盖新标的,就是为了让大家能有个合适的盈亏比,合适的操作方向,有些东西是很随机的,但是从盈亏比和生活一体两面来看,是必须要做取舍的。 这部分内容其实很简单,但是一定要搞懂,一定要想清楚,你要的到底是什么? 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简单。 这句话是《让子弹飞》里面的,其实这句话的意义在于解构,要明白炒股到后期一定是解构的艺术,非常多的朋友神话了赵老哥的效率和护城河,当然绝无小看赵老哥的意思,能做到这种水平必然是千万里挑一的。 其实之前也提过复利,复利坦白来说是非常可怕的,每个月10%,8年时间就可以完成1万倍,完成异常可怕的资产积累。其实一个月是个点每个朋友应该都有过,但赵老哥难有,社长觉得很多东西背后就是无限被神化的,今天其实说到这想聊一聊技术的核心。 短线的核心就是情绪周期以及你对市场的敏感度,这类东西坦白来讲有量化的部分,也有临盘的盘感,需要锻炼的就是对于情绪周期的划分对题材认知的深度,其实就这么简单。 中线的核心就是对于产业链以及政策的把握,当然整个中线其实是非常复杂,如果要讲是相当冗长的一部分,因为牵扯到政策、技术、人口、产业、资金转移、货币空间等等等,但是我们成长到今天为止一定有套自己奉行的价值观。所以想组中线的需要依托你的资源和你的能力圈去筛选出一些在你能力范围之内能承受的标的,其实就这么简单。 长线其实我觉得聊的意义不多,因为在A股其实长线的投资价值以及真正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这部分技术的内核其实也是依托于中线来考虑的,就不赘述了。 其实总结下就是这么简单。 短线——情绪周期。 中线、长线——产业、人口、技术、政策的判断。 但是知易行难,很多人都明白、都知道退潮期要关注手,结果.......所以我觉得大家不要神话游资,不要神化机构,不要神化高收益,不要神话炒股的难度,但是也不要低估自己人性贪婪和丑陋的一面,想清楚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不忘初心! |
上一篇:下周,看涨!
下一篇:周末又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