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跌下来的,机会!

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0-12-02 - 小 + 大

昨日市场以最猛烈的方式,完成了前期对市场新高的判断,主攻的重任,自然是落到一直强调的大金融,今日其脉冲上行,更是打穿了7月份的高点。


今日小幅震荡,没有选择连续进攻,高举高打,老樊认为是合理,且健康的,试想7月份那轮,在北向资金的加持下,指数逼空上行,但遭遇有形之手的压制,反而是走出一波虎头蛇尾的走势,大多是赚了大盘没赚钱,能够舒服赚钱的机会,往往是指数缓步上攻,有板块轮动的。


--------------------------


盘面上,最吸睛的,莫过于港股的小米集团,上午停牌,午后复牌,急跌10%,收盘来看,也是跌了7个点,连恒生分时都被带下来一点。


主要原因是小米搞了一个9.4%折价的配股,小米集团午间就出了一个公告,配股200多亿人民币,但配股价格是23.70港元,相较昨日的收盘价,折了9.4%左右,又是融资,又是折价的,机构自然是不买账,突发大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这次融资诉求点来看,是小米有意进军手机高端市场,在华为芯片被美国封锁,荣耀品牌被出售下,市场普遍认为,当前的局面,对小米的发展是有利的,老樊也认为小米能够做出高端机的可能性,但只是小米价值的探讨,已经不能单单停留在手机层面了。


这里想来说说,当年为什么小米的“红米”失败了,谈这个问题,有2个考虑,一个是总结经验、教训和规律,才能更好预测未来,即想知道小米高端机能否成功,你得从以前的产品为什么失败,找线索;另一个是带大家再从重新回顾一下老樊的“唯产品论”,即站在产品的维度,思考投资机会。


可以说红米的失败,是必然的,为什么?可以按照老樊讲过的“产品场景还原法”,即看企业的产品,是如何研发,如何制造,如何卖给客户的过程,来分析企业经营和投资机会。


对应到红米上,先说内部研发,原有小米的中高端研发人员价值会降低,做低端成本下降的员工得到重视,研发资源会倾斜,不利于产品的迭代;再说产品制造,小米早期是引入摩托罗拉和苹果的采购体系,快速跟进苹果的战略,强打性价比,逼格还是可以的,但切入红米,与以前供应商的关系,会从过去的合作,走向零和博弈,起码会压供应商的采购价,这种共同发展的模式,会越走越窄;至于销售端卖给用户,更不会买账,本来买的是那份情怀,现在做低端机,原有的高价值量用户,会持续的流失。


所以说小米做低端机,会走向死胡同,这点上同样适用于苹果,一旦哪天苹果也把单机价格标到1000元以下,说明苹果也穷途末路了,自古以来都是低端向高端发展,走的是产品迭代路线,比如说华为,很少高端走向低端的。


所以说对行业属性的理解,对产业趋势的判断,你得从产品角度着手,很多结论和判断才能站得住脚,也降低了大家分析的难度,何乐而不为呢?


----------------------------


另外,兑现昨天的承诺,和大家聊聊近期走强的游戏板块,尽管说以三七、完美等游戏股,短期普遍涨幅在15%左右,但市场对游戏股的偏见还在,股价的上扬,更多是技术层面的超跌反弹诉求,但老樊对游戏好赛道的判断依旧维持不变,股价回落,正好给了非常不错的上车时机,是“杀下来的机会”,继续看好其在21年的表现。




再来重点说下前期市场担忧的“买量模式”,老樊认为,需要从3个维度辩证来看:


首先,是股价层面,以三七为代表的龙头,已经通过股价向下调整的方式,来化解这层悲观的预期,三七、完美等2020年的估值,都在20倍出头附近,通过股价回落的方式消化利空,能够更好的实现筹码的转换,比如前期基于高成长属性买游戏股的机构出局了,而对游戏赛道属性有强偏好的机构,沉淀下来,是有利于未来游戏股股价平稳向上的。


其次,买量模式是行业“统一动作”,不单单是三七,腾讯、网易等均是买量的大户,游戏这个好产品,还是靠着产品和渠道双轮驱动,所以渠道是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实际上,市场担忧的不是买量,而是买量成本的上升,上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线上经济异常的繁荣,游资作为受益方,集中火力推广,但受限于线上渠道方的强议价,所以这个担忧不无道理,但未来随着线下渠道的恢复,买量成本增速放缓,是大概率的事情,所以这个担忧会逐步的不攻自破。


而前期苹果下调开发者的抽成比例,更是显示出未来渠道方的话语权,有削弱的迹象。11月中旬苹果发布声明,对于在App Store年收入低于100万美元或平台的新开发者,可以申请将其抽成费用将30%降至15%,苹果的这个动作,传递了一个信号,即对于内容生产者的重视,维护生态平衡。


虽然从短期来看,大A游戏股是用不到这个利好,但从长期来看,渠道红利已经逐步的消失,对游戏研发商的压榨就没有那么强势,产品逻辑会占据主导,特别是精品化的趋势。


另外,市场没有考虑到,买量模式对“供给侧的优化”,这是老樊想着重强调的,买量模式会压垮一批中小玩家,以19年的数据来看,注销的游戏公司数量,就达到18000多家,同比增长87%,这是供给端的硬约束,当然这也有前期版号发行约束的贡献,所以行业“难题”带来的,是小玩家的批量退出,但进而也带来市场集中度的提升,这个才是未来游戏盈利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


----------------------


多说一句,老樊对“供给端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是非常看重的,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就能够明白了,比如典型的空调行业,2000-2005期间,是行业的高速发展期,五年时间,空调行业增长了3倍多,渗透率快速提升。


格力电器的收入也从60亿做到180亿,但是因为价格战过于激烈,利润率呈现腰斩,从本就不高的百分之4点几,掉到了百分之二点几,所以说即使是收入翻了2倍,但整体的利润基本没变,所以5年的事件,股价也就涨了30%左右。


但在05年-18年的期间里,行业增速放缓,12年多的时间里,行业的整体销量,也就只翻了2倍,但中小玩家相继推出,形成了格力美的双寡头竞争格局,格力的市场份额,从20%提升到40%,利润率从2.8%上升到13.3%,收入也翻了10倍,股价更是涨了100多倍,所以说供给端优化,带来的才是非常值得下重手的投资机会。




有的行业,天生是供给格局好的,比如说高端白酒,有的行业,是经历过一轮混战后,龙头不断侵蚀中小玩家的份额,市场集中度提升,龙头创造出显著优势,带来的供给端优化,但这也是非常不错的赛道。


而对于供给侧不好的投资机会,还是“小心为妙”,一是巨大的行业增长红利虽在,但是利润微薄,更多是赔本赚吆喝而已;二是但凡有个风吹草动,说不定企业就挂掉了,股价波动,更多是依赖估值,站在风口上,会炒作一波,但忽上忽下的股价,能够赚到钱的,凤毛麟角。


企业经营如此,投资如此、人生亦如此,唯有在供给端优化的赛道上,才能更好的创造价值,彰显独一无二的能力,以及稀缺性,进而塑造出“不可替代性”。


很多朋友发现关注的公众号,收不到消息推送,这是公众号改版的推送规则所致,凡是你觉得有一定帮助,有必要看的公众号一定记得设置为星标,并每次阅读完文章后点在看,否则时间长了就会失去联系,老樊可不想跟大家失去联系哦!




上一篇:我担心的一种可能!

下一篇:今天,大爆发!

老樊研究院 的最新文章:

再度爆发!

原创2022-12-09

突发,好消息?

原创2022-11-24

集体爆了!

原创2022-11-23

新变化,重视!

原创2022-11-22

魔咒,要躲开?

原创2022-11-21

超级震撼!

原创2022-11-18

高调看空了!

原创2022-11-17

血流成河!

原创2022-11-16

大佬:主升浪开启!

原创2022-11-15

逻辑生变?

原创2022-11-14

关注老樊研究院公众号
老樊研究院的微信号:xmsg77

价值投资者,好赛道,好产品,好价格,好结构,好预期,好公司!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