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重大利空!
研报社社长 游资研报社 2021-06-29
- 小 + 大
公众号现在推送规则改了,我们每天发完的时间大概是在每个交易日的21点~23:00之间,周末文章顺延到周六或者周天!,大家如果没有及时收到文章推送的话,可以按照下图指引把公众号设为星标并添加在桌面,并且多点点"再看"或者转发,这样就不会错过你喜欢的文章了 三.研报金股:海外天然碱大幅提价,不可缺失,估值重构(中盐化工)
近期钢铁行业中报有望大幅超预期,供需、成本均有望改善,板块目前可以看出有长期趋势的基础,今天聊聊板块背后的预期差。 钢铁中报A股最好之一,预计Q2环比50-150%,H1同比100-3000%,6-8家公司二季度pe仅为2倍多,10-12家公司上半年pe 3倍多。当前实际吨钢毛利仍有600左右,其中螺纹300-400,板材600-900。盈利持续性无忧。供需来看,建筑业淡旺季切换,需求提升10-20%,叠加7.1前停工的工地复产,同时汽车芯片问题缓解,车厂7-9月份有望赶工,部分家电企业成本压力缓解,订单有恢复迹象,钢材出口改善,海外钢价过去两月持续大涨200美金,国内外价差进一步拉大。成本方面,7月之后焦炭将走弱(山东等地临时限产放松7-8月份焦炭新产能投放1100万吨),230+的铁矿石超高价格诱导全球供给大量增长(全球最高成本120美金)国产矿产量同比增长26%+。临时性检修结束+全球至少6家3000万吨以上级别矿企同比增产40%+。同时目前钢矿比3.1、钢焦比1.66,均回到历史最低水平,下半年开始3-5年内将均值回归(历史最高水平为2017年10.0、3.2)我们预计钢铁上半场是涨价提eps,后面将进入下半场(成本红利阶段需求平稳原来下跌利润抬升)。基于钢矿比和平衡表我们测算钢铁中期盈利中枢800-1000元/吨。现阶段我们认为化工行业供需紧平衡格局未变,看好周期景气持续,产业迎接变革,拥抱新材料高成长机遇。不过目前因为大宗物品本身对于市场的带动性,导致多次政策有所提价,近期不少媒体以及专家表示后续对于钢价的压制,不过我们认为现阶段更多是短期利空,中线仍然是回调买点。
前期我们聊过汽车板块机构仓位较低,今日覆盖同逻辑的一其他分支方向,现阶段看21Q1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重仓持股中基础化工持仓市值占比3.69%(季度环比-0.07 pcts),全A股基础化工自由流通市值占比4.43%(季度环比+0.36pcts)。当前基础化工行业重仓持股比例虽然较前期有所提升,但仍为低配,且处于近十年相对较低配置。海外政策刺激继续发挥作用,化工品下游需求复苏有望持续。新冠疫情以来,海外各国颁布强力刺激计划,当前政策刺激仍在继续,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房地产持续景气,汽车、纺服等下游仍有修复空间。随着新冠肺炎疫苗普及度提升,疫情的负面影响将继续减弱,化工品下游需求复苏有望持续。现有产能开工率提升有限,新增供给有限,趋严+“双碳”目标加速供给侧优化,产能向龙头集中。现有产能开工率弹性方面,当前全球化工品生产基本已恢复正常,未来开工率提升有限。新增产能方面,疫情导致海外化企资本支出减少,国内化企资本开支继续放缓,短期内化工品产量大幅提升可能性较小,供需紧平衡有望维持。近年来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增加,国内部分高进口依存度的关键材料迎国产替代机遇。当前国内部分化工品下游正值消费升级机遇,需求或维持高增长。 安环趋严、“双碳”目标明确,具备一体化、规模化、低成本优势的领先企业护城河持续强化: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中国巨石以及东方盛虹等大炼化标。把握供需紧平衡的化工品周期继续景气机遇:当前化工品下游需求仍在持续向好,供给增量有限,把握化工品供需紧平衡、周期景气持续机遇。关注涤纶长丝、氨纶等化纤产品,钛白粉、PVC等地产(后)周期产业链相关化工品,以及供需格局趋好的醋酸等化工品。海外天然碱大幅提价,不可缺失,估值重构(中盐化工)纯碱作为光伏玻璃和锂盐材料制造中的必需原料,需求量只需增长,近期海外天然碱价格已经大涨,行业景气度持续超预期。根据美国天然碱协会(ANSAC),继3月份提高纯碱出口价格以后,其将对纯碱出口价格进一步提高25.00美元/吨。据Genesis Energy,2021年全球天然碱生产商库存已售罄。随着需求增长和中国出口减少,叠加海外天然碱资本开支推迟,全球纯碱景气度有望超预期。碳酸锂的提取工艺主要分为以锂辉石为原料的矿石提取和从盐湖卤水中进行提取两大类,但无论哪种工艺均大约需要2单位纯碱来制出1单位碳酸锂。据测算,中性预测2025年及2030年全球对于碳酸锂需求量有望分别达到114.0万吨以及300.0万吨,折纯碱需求228万吨和600万吨,且未来存进一步超预期可能。加速光伏玻璃,预计到2030年光伏和立定有望形成千万吨以上的纯碱巨大需求增量。供给端来看,海外天然碱龙头未来资本开支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未来2-3年都无大体量产能投放。标的走势强势,目前随着环保政策趋严以及我国“碳中和”目标的达成,大概率仅天然碱产能有望逐步扩张,合成法甚至还会逐步退出。全球仅美国、土耳其和中国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远期来看,天然碱法是极少能满足长期新能源快速增长需求的稀缺资源,价值有望重估。今天社长就和大家聊到这里,朋友们下次见 记得在看,点赞点起来,别错过大肉机会!
注:部分信息来自券商和公开信息,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文章内容。文章内容仅为参考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谨慎!
|
上一篇:中报大戏,正式上演!
下一篇:定了!看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