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大跌了,怎么办?

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7-06 - 小 + 大

指数的判断观点,在逐步印证中。


尤其是强调的接下来一段时间,创业板风险大于机会,以及短期最大风险点“科创板”,公募选手的抛压,更是加剧二者向下回撤的幅度。


但也能够看到,在市场分时恐慌之际,gjd并未袖手旁观,深股通逆势对冲的节奏很明显,继续观察北水动向,如果看到北水持续性抛压,基本上就可以宣告指数破位杀风险的来临,目前仅是停留在剧烈波动带来的盘面不稳而已。


---------------


医药板块成为调整的“重灾区”。医药板块大跌,怎么看?


核心点,还是好产品,太贵了这里老樊和大家分享3个医药细分领域的最新观点:


首先,是以眼科为代表的医疗服务赛道,在2月25日《大地震!》中,老樊首次分享眼科、牙科等医疗服务,是典型的好产品逻辑,同时强调为何在公号上从未提到过:核心就是从老樊创立公号以来,其估值从未便宜,当时爱尔和通策的估值,均在150倍pe附近,尽管是好产品,但同时还是缺失“好价格”这个因子。


但随后的剧情,是爱尔、通策自高位杀跌调整40%后,旋即展开再创新高的反攻节奏,3月底以来,新一轮行情涨幅分别为70%、95%。在5月25日《大放异彩!》中,老樊再度指出:尽管眼见新高在即,调整过程中却没有上车,核心就是没有好价格,杀下来还是百倍的PE。


透过医疗服务这个好产品,我们能够清晰地明白,很多好产品,很难等到“好价格”,比如说在40-50倍pe附近下手,从历史上来说,只有出现黑天鹅,或者说大熊市的末端,才会出现这种出手的机会,比如2012年爱尔的“封刀门”事件,导致其估值跌到40倍PE附近。


所以说对于这类好产品,只能从交易策略上做优化,即股价调整过程中布局,股价自高调回撤40%左右,或者80-90倍pe附近,达到初始建位置,后续跟随股价调整,再择机缓步加仓。


之所以这类好产品,很难等到好价格,除了好产品属性以外,还在于其远期成长性和持续性成长性体现在爱尔等15年以上的老店,仍然能够维持收入端15-20%以上的增长,而这在商超、海底捞等连锁业态15年以上的老店,是看不到的。


持续性体现在先发优势的龙头,有品牌效应,一旦占领消费者心智或者渠道,长期来看市占率会越来越高,有成为永续增长行业的潜力。所以当好产品属性和行业特性被主流机构认知后,筹码惜售就会显著。


--------------------


其次,以恒瑞为代表的创新药赛道。


老樊的观点一直很清晰,对于恒瑞2-3年的业绩,一点不悲观,起码未来2-3年20%-30%的业绩增速会兑现,但估值端的不稳定性在显著增强。


因为当大型药企在加速进入创新药的浪潮中,会遇到“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困境中,因为创新药是不断迭代的,上一款创新药的成功,并不能保证新一款的成功,所以会压低对永续成长率的判断。


真正的创新药企怎么给估值呢?前期老樊重点说过,就是17年外资进来以后,通过DCF估值看恒瑞等创新药企的价值。在2017年以前,是PEG估值方式,就是每年业绩稳定30%左右,估值水平维持在30-50倍区间,PEG在1-1.5倍区间内做一个波动。


但外资进来后,对研发管线所有重磅产品,进行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即管线估值模式,这种估值方式专业性太高,而且波动性很大。


怎么理解波动性很大这一点呢?比如说PD-1,你要去考虑这个药的适应症是什么,有多少人会去吃这个药,这个药的定价是多少,总共要吃几年,这样就能做出一条曲线,再去看上升、平衡、下降的情况是怎么样的,进而计算DCF,所以这种估值方式,是多少个要素之间的相乘,每个上面多10%、少10%,累计下来,上限和下限就会差出1倍甚至2倍,这还没有考虑到有的在研品种,可能它只是Ⅱ期临床试验阶段,所以你要打个5折,因为很大可能是研发失败。


从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明白,对于创新药的投资,难点不仅在于理解产品属性上,给创新药估值更是难中之难,所以买在PE高位者,是无知的表现。


不过目前恒瑞只看PE,动态估值在50倍附近,再度回到PE估值上沿,又到了只看PEG就能判断价值的时刻,所以恒瑞接下来进入到是可以越跌,越值得布局的时刻。


------------------


最后说下CXO赛道。


CXO,是医疗大赛道上除了“医疗服务”以外,难得的好产品领域,国内兼具天时地利人和,既有创新药研发热潮,又有工程师放量红利,需求稳定增长,供给端又有比较优势。


所以说CXO的成长速度不会放缓,股价调整下压估值,业绩增长延续,一上一下,估值性价比不难看得到,高点回撤30-40%左右,往往会造就新一轮的上车时点。


目前市场的担忧,是下游需求是否放缓,以及CXO药企之间是否会打价格战,老樊认为这两层担忧都是过滤的。


先说下游需求放缓的事,7月2号,CDE发布了《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原则》,非常明确的指出:新药研发应以为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选择为最高目标,即me-better,要不然上市免谈。


市场担忧这项变化,会直接降低me-too方式开发药物未来上市的可能性,进而影响产品立项数量,减少CXO公司可获得订单数量。但老樊认为,这本质上来说,还是在鼓励医药创新,满足临床未满足的需求,所以差异化创新带来的景气周期,至少还有2-3年。


再说价格战的问题,这2年看到CXO公司,都是在扩产能,市场在担忧后面是否会打价格战,老樊认为可能性很低,这主要是由“产品属性”决定的,这和苹果供应链的公司是不同的。


一方面是产品对应的下游客户,不管是大型制药企业,还是biotech,从全球来看都是天然离散的,上游竞争就不激烈,反观电子公司的客户,高度集中,比如苹果、华为,这样上游竞争就很激烈。


另一方面,相较于价格而言,下游药企客户更加关注的是质量,效率、速度等,反而对价格不敏感,所以不太会打价格战。


而且和创新药产品最大的不同,是在于创新药研发本身很容易失败,但CXO,无论成功与否,都要收取服务费,所以产品属性,就决定了其创造永续现金流的能力。




上一篇:利空不断!无语了!

下一篇:医药股崩盘的真相!

老樊研究院 的最新文章:

再度爆发!

原创2022-12-09

突发,好消息?

原创2022-11-24

集体爆了!

原创2022-11-23

新变化,重视!

原创2022-11-22

魔咒,要躲开?

原创2022-11-21

超级震撼!

原创2022-11-18

高调看空了!

原创2022-11-17

血流成河!

原创2022-11-16

大佬:主升浪开启!

原创2022-11-15

逻辑生变?

原创2022-11-14

关注老樊研究院公众号
老樊研究院的微信号:xmsg77

价值投资者,好赛道,好产品,好价格,好结构,好预期,好公司!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