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研报社社长 游资研报社 2021-07-13 - 小 + 大
公众号现在推送规则改了,我们每天发完的时间大概是在每个交易日的21点~23:00之间,周末文章顺延到周六或者周天!,大家如果没有及时收到文章推送的话,可以按照下图指引把公众号设为星标并添加在桌面,并且多点点"再看"或者转发,这样就不会错过你喜欢的文章了 今日导读 一动力电池再梳理:这个方向不看看吗 二.社服:没人发现这个板块在偷偷走强吗 三.研报金股:未来的核心组件,国货当自强,聊聊市场现在的痛点(和而泰) 一动力电池再梳理:这个方向不看看吗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政策信息研究部数据显示,2021年6月,我国动力电池销量共计12.0GWh,同比增长131.0%。 其中三元电池销售5.2GWh,同比增长102.8%,占总销量43.1%;磷酸铁锂电池销售6.7GWh,同比增长158.6%,占总销量56.4%。 1-6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58.2GWh,同比累计增长173.6%。 其中三元电池累计销售27.2GWh,同比累计增长115.6%;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售30.8GWh,同比累计增长260.0%。 从数据上看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重回前排,供需年度级别偏紧因为三元动力电池补贴退坡,使得市场对能量密度的追逐回到成本优先的策略上来,在成本优势和安全性能的优势下,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出货量2021年5月首次超越三元电池。 受益于汽车产业的电动化的变革,产业链享受超高景气度和5年尺度市场预期的40%+的复合增速,磷酸铁锂出货量可达百万吨量级。 供应端,磷矿石/磷酸一铵连续5年负增长,磷酸供应整体稳定,磷源供应受制于政策缺乏弹性,产能利用率提升需要通过僵尸产能出清来完成,供需缺口或者低库存的状态可以维持年度以上级别。 原料端,磷矿石/磷酸一铵自2015年以来连续负增长,磷酸供应整体保持平稳。 从动态利润分配的角度来看,当前磷矿石动态毛利率可达50%+,热法磷酸基本没有利润,湿法85%磷酸毛利率10%左右,55%农铵毛利率20%+,若磷酸铁成本按照7000元/吨计算毛利率接近50%,这意味着产业链内降成本的关键是需要自己配套磷矿石。 从磷酸铁锂产能的投放进度上,湿法磷酸带来的磷石膏问题无法绕过去,磷石膏因为单位价值量低严重依赖运输半径,使得磷酸铁锂项目必须位于磷矿石主产地,且有合适区位的土地资源。 作为磷酸铁锂的另一个核心原料磷酸铁则拥有更高的盈利能力,当前含税14500元/吨的价格下可实现近50%的毛利率,而生产磷酸铁最核心的原料是净化磷酸、工业级磷酸一铵等依赖区位资源禀赋的磷源,皆属于一体化磷化工企业的强项,单就产品物流费用占比的优化便能与电池厂拉开明显的差距。 板块今日出现板块性回调,不过我们认为明天该板块有回流语气,有望反包。 相关公司:新洋丰、云天化。 二.社服:没人发现这个板块在偷偷走强吗 社服板块今年整体走势一般,2021年第二季度申万休闲服务指数下跌4.36%,相对沪深300下跌7.84%,在申万28个子行业中排名第23位,整体表现偏弱,疫情影响叠加细分行业的边际变化不明显。 相比于一季度的大部分亏损,预计二季度板块大部分公司的国内业务收入有明显恢复,盈利也在持续改善。 免税行业的高景气是中长期的,下半年有望环比同比双增,海南离岛免税销售的持续高速增长,新政一周年实现免税购物销售468亿元,同比增长226%。 二季度传统而言是淡季,但中国中免半年度业绩预告实现收入355亿元,推测二季度海南销售接近一季度旺季水平。伴随暑期旺季到来,下半年环比和同比双增长的趋势将带来市场预期反转。 酒店行业重点看成长属性,短期市场面因素未撼动上行期逻辑:国内个别地区的疫情影响必然会存在,但酒店行业疫情后集中度提升和品牌加速扩张的趋势未变化。 今年应继续关注新开门店和储备门店的增长,头部企业1000家以上的开店在二三季度会加速兑现,预计半年报储备门店数量继续增长将让市场更加认可成长属性的alpha逻辑。 餐饮仍面临结构性调整,质量重于数量的共识逐渐形成:由于餐饮行业天然高汰换和高周转的特性,去年疫情后加速扩张的确会对单店经营造成影响。 从开店情况来看,海底捞/呷哺呷哺/太二2021年5月分别开店33/8/5家,4月分别开店44/6/4家。预计主要公司在单店经营与门店拓展实现平衡后,市场认知将会企稳。 相关公司:中国中免,首旅酒店,广州酒家 未来的核心组件,国货当自强,聊聊市场现在的痛点(和而泰) 看点一:未来的核心组件 智能控制器是大小家电、智慧家居、工具、汽车等各类终端产品的核心控制组件。 随着智能化、网联化趋势的发展,终端功能的不断完善带来更多智能控制器部署的需求。智能控制器功能的不断丰富进一步推升产品价值量。 量价齐升双重推动智能控制器行业规模的持续成长,整个市场万亿级别市场空间,天花板很高,龙头企业成长空间很大。 看点二:国货当自强 电子制造产业向中国市场转移的大趋势下,家电及电动工具等C端产品的智能控制器由于其定制化研发、批量生产交付、快速响应等特性,更能发挥国内“工程师”红利和生产制造成本优势。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电子制造中心,本土智能控制器企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珠三角、长三角等电子制造产业集群优势不断显现,国内主要智能控制器厂商的海外收入规模持续快速成长,海外竞争对手收入逐年下降或增速显著慢于国内龙头企业,中国智能控制企业全球份额稳步提升。 看点三:聊聊市场现在的痛点 1.在没有疫情影响的17-19年,海外主要智能控制器厂商的收入也呈现下滑趋势,或增速显著慢于国内供应商,海外疫情缓解后可能有部分订单回流,全球份额向中国集中的大趋势不变。 2.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影响,经历过18年电容电阻的大幅涨价后,行业内主要企业均形成了充分的应对成本上涨的措施,通过备货、协议价格、优先供货协议等方式对冲成本压力、保障交付,预计全年利润率影响有限。 3.人民币升值的影响,部分原材料进口自海外对冲部分汇率影响,同时头部企业多年来海外收入体量都较大,已经有成熟的套保、协调价格、海外交付等方式应对汇率波动。 标的走势一直属于优质趋势股,后续我们认为有进一步推升的可能,市场目前陆续有资金关注到该部分预期差,可以择机选择。 |
上一篇:这票,干了2个亿!
下一篇:虚伪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