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两市开盘后股指一路下滑,上证指数、创业板指午后双双下跌超2%,尾盘跌幅有所收窄。上涨指数收跌1.25%,创业板指收跌1.81%。两市成交不足万亿,北上资金尾盘加速流出,全天净卖出13.8亿元。 盘面上,医美、白酒、地产逆市活跃。周期板块继续领跌,钢铁、石油天然气、化工等板块跌幅较大。稀土、券商、特高压板块也同样表现不振。赚钱效应极差,两市仅776只个股上涨,占比约17.6%。 最近市场表现比较萎靡,市场在周期股崩盘之后缺乏新的主线。九月周期股的结构性机会是基于限电下单纯的涨价逻辑,老pu在之前说过了,这属于短期机会。 “风物长宜放眼量”,随着十月限电的逐渐好转,我们应该将目光又回到那些因为限电而受损,股价因而杀跌,后续会边际改善的板块中来,重视左侧的布局机会。 —————— 1,整车板块开始逆境反转。 过去一段时间,压制整车板块估值的两个因素,一个是缺芯,第二是原材料上涨。 缺芯源于东南亚疫情,老pu在之前的文章解读过,疫情对汽车芯片封装产生影响,随着疫情的控制,东南亚封装厂已经逐渐复工,情况明显好转。 从7/8/9月汽车排产数据来看,7-8月中国乘用车产量同比下滑11%,环比下滑9pct。进入9月,从各整车厂公布的数据看,长城汽车9月份销量10万台,8月份7.4万台;比亚迪9月销量8万,其中新能源7.1万辆。8月销量6.76万辆,新能源6万辆;吉利汽车9月销量为10.4万辆,8月为8.8万辆,环比大幅改善;广汽集团9月销量16.4万,8月销量仅12.2万;长安汽车9月18.8万辆,8月份16.5万辆。 总体来看,9月数据环比8月已经大幅改善。当前终端库存非常低,汽车存在补库预期。再加上芯片供应缓解,Q4是乘用车传统旺季,预计10月环比9月还有20-30%提升。 其次是原材料成本压制毛利率的问题。可以看到,近期原材料和运费等占营业成本高的成本已经出现了边际向下的趋势,由于采购结算周期的问题,预计将于四季度开始产生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老pu认为,整车环节暂时已经走出了“至暗时刻”。当然后续仍应持续关注疫情扰动和限电对生产端影响。 2、海风招标价格大幅下降,海风平价有望加速到来。 近日,中广核象山涂茨海上风电场风机采购项目和华润电力苍南海上风电项目风机(含塔架)采购项目分别开标。其中,中广核象山涂茨海上风电场风机采购项目平均报价为4443元/kW,最低报价3830元/kW;华润电力苍南1海上风电项目风机(含塔架)报价为4562元/KW(含塔架),最低报价4061元/kW(含塔架)。 相比于去年采购7000元/kW左右的均价,本次招标价格降幅高达40-50%。招标降价主要源于多方面因素:1)风机大型化趋势,显著降低单W成本。预计投标机型主要以5-8MW机型为主,海风基础及塔筒的单位千瓦成本有望大幅下降;2)模块化与平台化程度提升,叶片磨具、主轴、轮毂零部件环节可实现标准化建设,可大幅摊薄整机的生产成本;3)风电场规模增加,华润的苍南项目容量高达400MW,较大的风电场规模可摊薄各项成本。此外,随着主轴轴承国产化率提升,海上风电降本有望进一步提速。 近年来海风装机成本在15000-17000元/KW左右,风机成本占比在40%-50%左右(即7000元/KW左右)。如果海上风机降至4000元/KW,则风机+塔筒+及管桩的价格将降至6000元/KW以下,海风装机成本有望降至12000-13000元/KW,这一造价已接近平价水平,平价时代有望加速来临。 老pu认为,陆上风电平价早已实现,现在海风平价进入了关键时期。相比于去年退补前的抢装,未来海风受益于降本,其需求空间开始打开,增长曲线更加长效健康,并将有效带动产业链上公司需求提升。 老pu整理了一张风电产业链的总结名单: 3,今日持仓不变! 最近市场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乱”。市场的混乱传递到了人,最近和一些朋友交流,感觉人心也纷乱。 《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市场的混乱也是人心纷乱所导致,它又反过来作用于人心,这也算是一种“反身性”。 老pu的建议是,请记住这样的感受,因为在投资中可能大部分时间内都将与这种感受相处。老pu曾说过股市中的“二八定律”,即80%的涨幅都是在20%的时间内完成的。问题是,我们无法知道这20%的时间在哪儿,那么只能选择同样承受另外80%时间的震荡或者回调。 这个时间里,与其天天盯着股票,不如看看书、看看研报,或者撸一撸猫,至少心情更好不是? |
上一篇:直接被按地上摩擦
下一篇:趋势,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