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来看这种影响要素主要是近期发生的事,给外资是带来一些不确定性,从今天盘面可以明显感受到外资卖的非常坚决,同时内资买的也很坚决。 社长非常欣赏的一位朋友,写的一段话给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卖的人很坚决,比如外资控盘的港股。今天买的人也很坚决,比如内资正在怼的制造业、科技、补短板。 10.24,这一天很好记,应该是未来回顾A股历史,有符号意义的一天。 符号意义不在于涨跌,而在于分野。 近期来说市场本身属于筑底的阶段,这么走也比较正常,今天市场的动作比想象中要负面很多,外资卖的非常艰巨,同时也暂时没办法去估算到底有多少资金还有卖出的预期,还是偏谨慎一点。 短期内市场还是会承压,同时市场自身的表现也不太乐观,今天跌停数创近期新高,短期内扰动还是会继续,社长建议大家还是谨慎一点,没有太强的短线能力的读者可以等待。 社长认为后面自主可控可能是重点方向,今天我们也多聊一聊。 军工这几天走的不错,社长前期覆盖的品种也都比较强,后续仍然有空间。 短线来看关注度明显提升,基本面稳增向好,行业间比较优势凸显,新一代装备、国产化提升等为要。 国防安全:大会强调,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 装备建设仍为产品周期当前主线,新一代装备、国产化提升等的关注进一步上升,航空领域景气度有望进一步往沈飞、西飞、成飞等新一代装备的供应链领域、航空发动机耗品&产能阶段性紧张的环节、3D打印等渗透率有望较快提升的新工艺领域切换。 航天精确制导领域则逐步向供应链供给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领域倾斜。 军工集团全年考核目标、军队年度交付保供目标的完成是当前产能周期向上的驱动力之一。 基于三周期框架,即产品周期、产能周期、库存周期的叠加演进,军工板块整体,特别是航天板块,随着疫情防控逐步改善,有望基本面持续稳增向好。 相关公司:紫光国微、光威复材、钢研高纳、中航重机、航发动力。 另外把半导体聊一下,板块走的也比预期要强。 半导体自主可控的紧迫性、必要性和持久性强,举国体制将为长久政策抓手。半导体自主可控的紧迫性来自美国制裁,10月7日美国BIS法令出台后,对中国大陆的存储、先进制程、超算等带来经营持续性冲击。 半导体自主可控的必要性来自“修昔底德陷阱”,芯片产业如无法缩小差距实现一定程度自主可控,在未来的数字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将难以摆脱底层技术安全问题。 本土Fab产线、设备、材料在五年制裁过程中进步可圈可点,有差距但也不再是完全空白。从2018年特朗普政府制裁中兴通讯/华为开始,五年的国产化替代,本土厂商进度可圈可点。 在Fab端,YMTC、CXMT、SMIC等产线具备一定国际化竞争力,先进工艺产线打通,NAND产品已经进入国际化供应体系。 在设备端,除光刻机、量测设备等,大部分环节国内设备均由所突破。在材料端,硅片、CMP抛光液/片等材料已经基本实现自主可控,只是在产能规模和客户覆盖度上需要进一步提升。 半导体设备材料估值视角将重新偏重“0-1突破”,看重整线的自主可控而非低效率的重复扩张。随着近几年行业CAPEX上行,本土半导体设备厂商营收利润大增,头部企业估值水平逐渐从“PS”向“PE”切换,重复性订单对企业业绩的提升成为估值重点,甚至造成了容易做的环节大家都抢着做(清洗等),难做的环节反而没人做。 此次BIS制裁将整线的自主可控提升到重要高度,头部的优质设备企业将承担更多攻坚克难的任务,空白环节的”0-1突破“将带来重要的价值重估。 相关公司:推荐各个环节的头部企业,政策受益、存储占比低、美籍问题小、H线等方向重点推荐:北方华创、中微公司、长川科技、芯源微、富创精密。 其他相关:拓荆科技、华海清科、万业企业、至纯科技、新莱应材、彤程新材。 |
上一篇:非卖品大跌,能抄底吗?
下一篇:明天,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