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研报社社长 游资研报社 2021-09-22 - 小 + 大
今日导读 一.双控:继续发酵,供需要崩 二.商用车:一个万亿的机会 三.研报金股:“空窗期”已成较好“布局期”,东西是真不错(三角防务) 一.双控:继续发酵,供需要崩 机构指出,能耗双控继续发酵,江苏、云南、陕西、宁夏、内蒙等地继续限电限产,供给侧压缩延续,化工继续呈现上涨态势,其中两高类项目,如电石、工业硅、黄磷、制冷剂产业链受此影响大涨;江苏区域限产限电大幅影响农药、环氧氯丙烷、纯碱等上涨。 节前主要化工品中涨幅最大品种: 黄磷:最新价格(川投化工净磷)65000元/吨,周涨幅96.67%。本周黄磷价格大幅上涨,主要受云南能耗双控政策影响,供应市场推涨,需求市场恐慌,价格暴涨:云南新政发布后,主流心态看涨浓厚,供应商惜售、采购商恐慌,现货询单困难,少量订单成交不断跳跃式上涨。 二氯甲烷:最新价格(华东)6413元/吨,周涨幅58.35%,本周华东部分地区受能耗双控影响,加之部分地区原料液氯供应不足,区域内装置开工降至低位,货源急速减量,供应十分紧张,区域内二氯甲烷价格持续大幅拉涨,部分厂家无货封盘,暂停报价。 液氯:最新价格(华东)1908元/吨,周涨幅42.39%。本周山东省内因环保检查较严,周六晚东营大厂负荷降低,周日潍坊、淄博、聊城地区均有厂降负运行,液氯外销减少较多。 相关公司: 二.商用车:一个万亿的机会 商用车自动驾驶是一个空间超万亿的市场。与乘用车相比,运输行业面临着人力成本上涨、司机短缺、交通事故等诸多痛点,对自动驾驶有着更迫切的需求。商用车自动驾驶的商业模式更清晰,港口、矿山等低速封闭场景已实现L4自动驾驶技术的初步商业化落地,干线物流、Robobus等场景L3级自动驾驶即可产生商用价值。 相比于乘用车,商用车面临着更为明显的痛点,司机群体老龄化程度严重,2020年35岁以下劳动者仅占25%,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足,“8小时工作制”实施后司机缺口或进一步加大。过去10年人力成本持续上涨,CAGR达9.5%,2019年货运行业72%的交通事故由司机的误操作或车辆盲区所导致,货运安全性仍需提升。 高级别自动驾驶能显著改善行业存在的痛点,并有望通过增加运营时间、降低人力成本和油耗实现车辆全生命周期的成本降低,具有清晰的商业模式。我们测算,商用车自动驾驶软硬件潜在空间约4000亿元,自动驾驶运营服务空间约3万亿元,其中干线物流、同城物流、末端配送为最重要的应用场景。 当前自动驾驶相关的法律法规正处于拟定和逐步完善的阶段,当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项智能汽车相关规定与指导意见。此外,交通部出台多项法规强制要求商用车安装部分ADAS系统,为自动驾驶奠定了部分硬件基础。 自动驾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干线物流、港口、矿山、机场、园区、终端无人配送等,其中低速运营、封闭场景中的自动驾驶或将率先落地,如港口、矿山等场景下,相关企业已实现初步的产品落地和商业化运营;高速、开放的场景自动驾驶落地难度较大,但行业技术快速进步,相关企业已可在配备安全员条件下完成无人驾驶运输服务。 商用车总重量大(乘用车的10倍-30倍)、刹停距离长(乘用车的4-5倍)、盲区多,因此需要比乘用车更远的感知距离以及更全面的车身环境定位;此外商用车操作难度大、空车与满载重量差距大、链接非刚性等难点需要针对性的算法与功能更完善的底盘实现。 此外,与乘用车相比,商用车自动驾驶商业模式呈现多样化,包括后端定制化改造收费、依行驶里程收取订阅费用、自有车辆提供无人货运服务等模式。与乘用车不同,商用车自动驾驶在L3级别即可产生商用价值,如列队跟驰技术可显著降低人力需求,“智慧公交”可提升公交车辆的运营效率,这些都意味着商用车自动驾驶可能较乘用车更早迎来商业化落地。 商用车自动驾驶是一个万亿级的广阔市场,相比乘用车而言,商用车领域有着更显著的行业 痛点,需求更为迫切,且商业模式更为清晰。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自动驾驶企业 自身技术的持续进步、产业链上游的逐步成熟以及下游OEM与场景方的密切合作,商用车自 相关公司: 1.自动驾驶头部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如:技术与市场化布局领先的图森未来,一级投资者可关注智加科技、赢彻科技、主线科技、经纬恒润、驭势科技、慧拓智能等非上市公司。 2.自动驾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包括激光雷达、3D毫米波雷达、高算力智能驾驶芯片、高 精地图、智能座舱、V2X等领域的上市公司,如:舜宇光学科技、韦尔股份、中科创达、德赛西威、华阳集团、耐世特、移远通信、广和通等。 3.在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有布局的OEM公司,如:收购清智科技的潍柴动力,与主线科技和赢彻科技深度合作的中国重汽,以及与图森未来、希迪智驾合作的福田汽车,即将单独剥 离上市的上汽红岩等。 “空窗期”已成较好“布局期”,东西是真不错(三角防务)
阶段调整不改行业高景气,“空窗期”已成较好“布局期”,板块正处于“空窗期”,估值回调至历史40%分位。 近期军工板块调整较大,上周中信军工指数下跌5.15%,在所有30个行业中排名第25位;截至9月17日,军工行业已从8月23日的最高点回调13.17%,整体估值已调整至过去5年43%分位。部分核心个股同样出现剧烈调整,其中抚顺特钢(-28.81%)、鸿远电子(-27.25%)、三角防务(-24.94%)调整较多。 我们认为军工行业当前正处于半年报和三季报间的空窗期,短期催化剂缺失导致赚钱效应减弱,而“风格漂移”的基金调仓、短线资金的轮动等加剧了板块波动。 长期订单已得到验证,阶段调整不改行业高景气。根据刚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部分核心主机厂和分系统公司公告大额合同负债,其中航空发动机及军机产业链增长最为明显,例如航发动力上半年合同负债达248.23亿元,较去年末增长785%,中航沈飞确认合同负债377.37亿元,较去年期末增长接近700%。 看点二:东西是真不错 同时行业业绩高增长已持续兑现,核心军工企业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0.5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4.79%。行业的成长性和长期发展确定性正持续得到验证,特别是大订单的落地,保障了军工板块未来几年的持续增长,也将重塑行业的估值体系至远期估值。阶段调整不会改变行业高景气,资金行为也不会改变行业的长期向好趋势。“空窗期”已成“布局期”,优先推荐估值业绩匹配的个股。 经过近期板块整体调整,部分核心军工资产2022年估值再次回调至25倍-40倍,已出现较好的配置窗口。 军工行业已进入黄金发展期,行业的成长性和长期发展确定性正持续得到验证,特别是大订单的落地,将重塑行业的估值体系至远期估值。我们认为行业具备长期的基本面支撑,坚持看好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近期回调将是较好的配置机会,推荐优先配置业绩估值匹配的个股。
记得在看,点赞点起来,别错过大肉机会! 注:部分信息来自券商和公开信息,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文章内容。文章内容仅为参考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谨慎! |
上一篇:不要抄底...
下一篇:批量涨停!